1、
砂石骨料含泥量大。目前多地禁止開采河砂,即使有河砂供應,也是含泥量偏大質量較差。很多混凝土企業采用石子下腳料——石屑作為細骨料使用,有時石粉中含泥量驚人。細骨料砂細度模數變化大。砂石骨料細骨料來源和材質不同,造成細度模數差異很大,細骨料供應商往往有多個,來料交叉進行,加劇了細骨料的細度模數波動。
2、
砂石骨料級配差。主要表現在石子廠將石子篩分成5~10mm、10~25mm以及20~31.5mm等粒級銷售,混凝土企業單獨使用造成級配差。此外石子廠的小角料石屑,往往被當作所謂的“機制砂”銷售給混凝土企業,石屑的級配大多“兩頭顆粒含量大,中間顆粒不足”,給配制混凝土帶來困難。
3、
砂石骨料材質差。骨料中含有大量的風化軟弱顆粒,造成壓碎值低,吸水率偏高,一方面造成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變差,另一方面造成混凝土強度偏低,耐久性變差。骨料粒形差。受骨料母巖材質和生產工藝影響,造成骨料針片狀顆粒含量偏高,有些顆粒雖然不符合針片狀規格,但不規則的粒形導致混凝土工作性、力學性能變差。